想了解我们的欢迎选购##电容电流测试仪厂家产品吗?我们为您准备了细致入微的视频介绍,让您在短时间内了解产品的精髓。
以下是:欢迎选购##电容电流测试仪厂家的图文介绍
电容电流测试仪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电源中性点一般是不直接接地的,所以当线路单相接地时流过故障点的电流实际是线路对地电容产生的电容电流。据统计,电力系统的故障很大程度是由于线路单相接地时电容电流过大导致起弧且电弧无法自行熄弧引起的。因此,我国的电力规程规定当10kV和35kV系统电容电流分别大于30A和10A时,应装设消弧线圈以补偿电容电流,这就要求对的电容电流进行测量以做决定。另外,电力系统的对地电容和PT的参数配合会产生PT铁磁谐振过电压,为了验证该配电系统是否会发生PT谐振及发生什么性质的谐振,也必须准确测量电力系统的对地电容值。传统的测量电容电流的方法有单相金属接地的直接法、外加电容间接测量法等,这些方法都要接触到一次设备,因而存在试验危险、操作繁杂,工作效率低等缺点。进而出现了在PT二次侧注入信号法测量电网电容电流;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该方法测量过程中,测试仪无需和一次侧直接相连,因而试验不存在危险性,无需做繁杂的工作和等待冗长的调度命令,只需将测量线接于PT的开口三角端子就可以测量出电容电流的数据。从PT开口三角处注入的是微弱的异频测试信号,所以既不会对继电保护和PT本身产生任何影响,又避开了50Hz的工频干扰信号。
电容电流测试仪主要技术指标使用环境:温 度:15C~25C 相对湿度:<80%(25C) 海拔高度:<2500m电源频率:50Hz 0.5Hz电源电压:220V5V主要参数:1)测量范围:电容:0.1μF~2000μF;电感:0.1mH~2H;2)分辨率(即模拟的标准调节细度):电容:0.01μF;电感:0.01mH;3)电容允许误差:±(0.2%读数+0.04%满量程);电感允许误差:±(0.2%读数+0.04%满量程);4)其他参数:背景电容范围:50μF~2000μF;电压输入范围:(0~30)V;电流输出范围:(0~20)A;频率响应范围:40Hz~65Hz。四、工作原理图1工作接线图DRC-1型电容电感测试仪校验装置,其工作时的接线如图1所示。在检定过程中,将被检电容电感测试仪的电压输出端子U+、U-分别和校验装置的电压输入端子Uin+、Uin-连接,将被检电容电感测试仪的电流输入端子(钳形电流测试夹)和校验装置的电流输出端子连接。1.电容测量功能检定见图1,校验装置Uin端子接受来自被检电容电感测试仪的电压信号U,并根据关系式I=U/(1/jωC)在Iout端子反馈出电流信号I,此时被检电容电感测试仪将测量U和I信号并计算出电容测量值C试品,通过上述过程可计算出被检电容电感测试仪的电容测量误差C误差=C试品?C,进而达到了对被检电容电感测试仪的“电容”测量功能进行检定的目的。
天正华意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和谐共赢合作原则,让每一次 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合作使我们的每一位客户都能尽量做到满意;
倡导:“科学,简捷,耐劳,谦虚”的工作原则,使我们的每一位客户能省心、省力、省时的完成每一次合作。
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客户的满意是我们的期望,客户的期望是我们的追求。
电容电流测试仪在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电容器参数测试工作中,需测试并联电容器组中的单个电容值,以及电抗器的电感值等参数。该参数测试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补偿电容器组的可靠性,关系到电网的运行。针对上述电力生产需求,为了测量并联电容器组中的单个电容器电容值及电抗器的电感值,许多电力测试仪器生产厂家研制了电容电感测试仪,但就目前使用应用情况来看,在用的电容电感测试仪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其数据结果的质量越来越受到电力生产部门的重视。国内的计量检定单位在实际检定工作中采取的检定方法为传统的“实物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在于:以一组实物标准电容和实物标准电阻为基础,用于对电容电感测试仪的电容、电感测量功能进行检定。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实物的标准电容、标准电感难于获得,且成本高。基于该方法准确度低、量值取值范围窄。鉴于上述情况,针对电容电感测试仪的工作特性和现有校验方法的不足,设计研制了 电容电感测试仪校验装置,可有效开展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容电感测试仪的校准与检测工作。二、主要功能特点电容电感测试仪校验装置(以下简称校验装置)是针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容电感测试仪的电容、电感等测量性能进行校准检定的专用装置。本校验装置主要包括如下功能、特点:1、 校验装置可对电容电感测试仪的电容、电感等测量功能进行校验。电容值、电感值准确度高,量值连续可调,调节细度小、范围大。2、本装置可模拟出现场实物类似的电容、电感,频率响应范围宽,电流输出范围大,电容、电感均可方便溯源。3、校验装置分为上位机和下位机两大部分,两部分通过RS-232串口通信。上位机以PC机人机交互方式给用户提供友好的控制界面,用于选择校验的内容、方式、参数等;下位机是响应上位机各种命令参数、实施校验工作的具体部件。性能稳定,软硬件设计思路新颖,针对性强。操作界面友好。